Kyle
Web Designer
1. 為什麼「好看」不是主觀
多數網站不好看,不是因為缺少創意,而是缺少「一致」。常見症狀:字級跳動、間距不齊、顏色過多、圖片風格混亂。
「可感知的美」= 清楚的層級 + 穩定的節奏 + 節制的裝飾。當結構先行、風格後置,美感自然浮現。
2. 版面與留白:讓內容會呼吸。先畫骨架,再談裝飾。
網格(Grid):12 欄或 8 欄即可,保留安全邊界(左右 24–32px)。
間距階梯(Spacing Scale):8 的倍數(8/16/24/32/48)讓模組對齊更容易。
區塊節奏:一頁只設定 3 種垂直間距(段落、模組、章節),避免每段都不同。
可掃描性:每個區塊保有「標題 + 關鍵句 + 行動」三段式,視線有節點可停靠。
3. 字體與排版:兩套字型就夠
字體太多會喧嘩,兩套最穩:標題一套、內文一套。
型階(Type Scale):以 16px 為基準,建立 12/14/16/20/24/32/48 的階梯,標題不超過 3 級。
行高與欄寬:內文行高 1.5–1.7、每行 45–75 字元;標題行高 1.2–1.3。
對齊與對比:同一區塊只用一種對齊(左/中),粗細對比用 Weight 而非全大寫。
中英混排:數字與英文統一用等寬或比例數字;避免中英夾雜時行距擠壓。
4. 色彩與對比:三色就能撐全站
把顏色變「角色」,而不是任意使用。
調色盤:主色(Brand)1 個、輔色(Accent)1 個、中性色(灰階)1 組即可。
對比:文字與背景建議對比度 ≥ 4.5:1;重點按鈕與背景 ≥ 3:1。
狀態色:成功/警示/錯誤各 1 色,搭配 1–2 階淺色做 Hover/Focus。
節制原則:每個畫面不超過 3 種「彩色」元素,其餘交給灰階與留白。
5. 影像與圖示:降低噪音,統一語氣
視覺素材是情緒的放大器,但也最容易失控。
影像風格:統一明暗(高光或低調)、色溫與構圖;人物照盡量視線朝 CTA 方向。
一致處理:全站固定裁切比例(如 16:9 / 4:3 / 1:1),邊角與陰影統一半徑與強度。
圖示系統:選擇同一套線條或實心風格,尺寸與筆畫粗細一致;避免混搭。
文字疊圖:加暗層或模糊背景,確保標題在任何背景都清晰可讀。
6. 案例:課程介紹頁的「好看化」改造
策略直覺做法改造做法首屏滿版輪播三張宣傳圖首屏用一句價值主張 + 一顆明確 CTA(對齊左側版心)資訊堆滿特色與段落每段 1 句關鍵利益 + 對應圖示(3×2 模組)字體大小隨意、行距擠壓標題 32/24、內文 16、行高 1.6,段落之間固定 24px 色彩過多、按鈕五顏六色主按鈕用品牌主色,次按鈕用灰階描邊,頁面僅 1–2 個彩色焦點圖片來源混雜、比例不一統一 16:9、同一套濾鏡與亮度,人物視線導向文案與 CTA 結果(實務常見範圍):閱讀完成率提升、CTA 點擊增加、跳出率下降,且跨頁外觀更一致,開發與維護成本同步降低。
7. 如何衡量成效
可讀性分數:段落平均行長、行高落點、錯位對齊數量(越少越好)。
掃描效率:F-Pattern 熱圖中,標題與 CTA 是否成為主要凝視點。
一致性指標:全站使用的字級、間距、按鈕樣式種類數(越少越穩)。
轉化相依:改版前後的 CTA 點擊率/表單完成率是否隨可讀性提升同步成長。
8. 結論
「好看」不是靈感,而是規則。
先把骨架(網格與留白)、語言(字體與型階)、情緒(色彩與影像)定義清楚,再讓內容與互動依規則展開。當每一頁、每一個元件都遵守同一套系統,你的網站自然穩定、克制、好看——今天好看,明天也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