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與趨勢

/

2025年9月29日

AI 搜尋時代的網站該長什麼樣?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Kyle|全端工程師

以前的搜尋 vs 現在的 AI 搜尋


  • 以前:你打「網頁設計」,搜尋只看誰的關鍵字多、誰在前面。

  • 現在:AI 會理解「你是誰、想做什麼」,找出最清楚、最可信、最好引用的內容,幫你總結重點

我們要做的:
把網站寫得像好筆記,讓 AI 好抄、好引用。

網站要像「圖鑑」:先說清楚是什麼

  • 把重要東西當「實體」:
    公司、服務、案例、文章、常見問題、作者

  • 每個實體都有固定的介紹頁,像圖鑑的一張卡:
    名字、定義、圖片、用途、相關連結。

這樣 AI 才知道「你到底是誰、在做什麼」,不會搞混。

內容要像「積木」:小塊小塊,方便引用

做頁面時,把內容切成可拿走的小塊:

  • 答案卡:用 2~3 句話直接回答一個問題。

  • 步驟:3~7 步,每步一句。

  • 比較表:A vs B,用表格寫優缺點。

  • FAQ:一題一答,不要一大段。

  • 案例:背景 → 問題 → 解法 → 結果(有數字更好)。

AI 喜歡這種「好拿好用」的小塊,會直接引用你。

幫內容「貼標籤」(結構化資料/Schema)


把頁面加上像「圖書館貼紙」的標籤,告訴搜尋:
這一頁是公司、那一頁是服務、這是文章、這裡是FAQ、這是麵包屑導覽

最重要的標籤:
Organization / Service / Article / FAQPage / BreadcrumbList

這樣 AI 不用猜,它「一看標籤」就懂了。

站內連結要像「地圖」:告訴人跟 AI 下一步去哪


  • 每頁底下放 Related/延伸閱讀

  • 同一個名詞,都連到同一頁(像「資訊架構」→ 定義頁)。

  • 麵包屑,知道自己在哪一層。

AI 會順著你的連結走,越走越懂你。

速度與體驗:快、清楚、有按鈕


  • 開很快(Core Web Vitals 達標:LCP < 2.5s、INP < 200ms)。

  • 字大行距舒適,每段不超過 3~4 行,會用清單/表格。

  • 每頁只有一個主要按鈕:諮詢、索取報價或下載。

人看得懂,AI 也看得懂;人願意點,AI 也更願意引用。

要能「量測」:知道有沒有效


  • GA4 事件:

    • 看完 90%(scroll)

    • 點 CTA(generate_lead/contact)

    • 開啟 FAQ(faq_toggle)

  • GSC:看品牌+主題的點擊率、有哪些 Rich Result

有量測,才知道要補哪裡、改什麼。

簡單檢查表(上線前對照)


  • 公司頁、服務頁、案例頁、文章頁、FAQ 頁、作者頁

  • 每頁底部有 Related/延伸閱讀

  • 文章內有 答案卡、步驟、比較表、FAQ

  • 已加上 Organization / Service / Article / FAQPage / BreadcrumbList

  • 手機版首屏清晰,主要按鈕只有一個

  • GA4 事件已設定:scroll/CTA/FAQ

30/60/90 天行動計畫(超簡版)


前 30 天

  • 列清單:公司、服務、案例、文章、FAQ、作者。

  • 先做好 1 個服務的總整理頁+3 篇子主題

  • 放上 FAQ、Related、麵包屑,速度先優化到「不卡」。

60 天

  • 做第 2–3 個服務的總整理+子主題。

  • 每篇文章都加 作者、更新時間

  • 案例頁都補上數字結果(提升可信度)。

90 天

  • 每月檢查舊文(有沒有過時),更新或合併。

  • 看 GA4/GSC,挑點擊低的頁面改標題與摘要。

  • 做一份可下載的小白書/清單,開始收名單。

一句話總結


把網站做成清楚的圖鑑+好拿的積木,又快又好讀,
AI 就更願意引用你,人也更容易找你

想把網站升級成「AI 會引用、客戶看得懂」的內容資產嗎?

  • 取得《AI 搜尋時代網站檢查清單》(Notion)

  • 預約 30 分鐘諮詢,免費盤點:資訊架構/標籤(Schema)/內容積木


/

BLOG

/

BLOG

/

BLOG

架構與系統

/

2025年10月3日

Headless 與 AI:用積木蓋網站,讓機器人也看得懂

把網站想成「樂高積木」。Headless 就是把「外觀」和「內容/功能」分開,想換外觀或加功能時,不用把整間房子打掉重建。 加上 AI 之後,內容可以自動生成與審稿、圖片自動壓縮與改版、搜尋與推薦更聰明,整個站變快、變好維護,也更容易在 Google 被理解。

架構與系統

/

2025年10月3日

Headless 與 AI:用積木蓋網站,讓機器人也看得懂

把網站想成「樂高積木」。Headless 就是把「外觀」和「內容/功能」分開,想換外觀或加功能時,不用把整間房子打掉重建。 加上 AI 之後,內容可以自動生成與審稿、圖片自動壓縮與改版、搜尋與推薦更聰明,整個站變快、變好維護,也更容易在 Google 被理解。

架構與系統

/

2025年10月3日

Headless 與 AI:用積木蓋網站,讓機器人也看得懂

把網站想成「樂高積木」。Headless 就是把「外觀」和「內容/功能」分開,想換外觀或加功能時,不用把整間房子打掉重建。 加上 AI 之後,內容可以自動生成與審稿、圖片自動壓縮與改版、搜尋與推薦更聰明,整個站變快、變好維護,也更容易在 Google 被理解。

策略與趨勢

/

2025年10月10日

AI 概覽/SGE 時代的 SEO

當搜尋會「自己先整理重點」時,網站該怎麼被引用、被信任、被點擊?

策略與趨勢

/

2025年10月10日

AI 概覽/SGE 時代的 SEO

當搜尋會「自己先整理重點」時,網站該怎麼被引用、被信任、被點擊?

策略與趨勢

/

2025年10月10日

AI 概覽/SGE 時代的 SEO

當搜尋會「自己先整理重點」時,網站該怎麼被引用、被信任、被點擊?

維運與成長

/

2025年10月17日

內容衰退(Content Decay)與 AI 監測

文章也會變舊;用數據找出在變弱的內容,用 AI 幫忙更新與合併,讓它重新有用。

維運與成長

/

2025年10月17日

內容衰退(Content Decay)與 AI 監測

文章也會變舊;用數據找出在變弱的內容,用 AI 幫忙更新與合併,讓它重新有用。

維運與成長

/

2025年10月17日

內容衰退(Content Decay)與 AI 監測

文章也會變舊;用數據找出在變弱的內容,用 AI 幫忙更新與合併,讓它重新有用。